4月26日上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齐鲁医学创新转化大会在济南开幕。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涛,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波,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家亮,国家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原副主任闫章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齐鲁医院党委书记陈鑫主持开幕式。
宋军继在讲话中表示,要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政、医、企、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在“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打造高水平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深挖合作潜力,凝聚合作共识,落地合作成果,共同把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互利共赢的新空间。
曹现强表示,医学创新转化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一环,既肩负重大使命,更面临宝贵机遇。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的协同发力。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院士报告环节,陈玉国和医院医药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娄红祥分别主持。房建成院士就“极弱磁医学成像技术赋能人民生命健康”作学术报告,元英进院士就“合成生物学与应用”的前沿进展进行学术报告,郑海荣院士在分会场就“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进行专题报告。报告为参会者带来了国际视野的学术盛宴与创新转化启示。
随后,医院党委副书记连雪洪主持了8项重要发布仪式,包括济南市高端医疗装备概念验证中心揭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概念验证集群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前沿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和医药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授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年度重大转化成果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临床试验医研产联合体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鲁·智汇科技创新大平台发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果转化培育基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中心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启动等。这些仪式的发布也标志着医院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发布仪式环节,医院展示了多项重大转化成果,如全球领先的心磁成像设备、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这些成果的发布和落地转化,为医学创新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前沿进展环节由齐鲁医院副院长彭军、刘新宇主持,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杜杰、刘兴国就医学创新转化的前沿技术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危重症病因学及转化医学研究、线粒体调控细胞命运等,展现了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
创新实践环节由医院前沿技术创新转化中心执行主任赵升田主持。陈玉国以急诊医学研究的齐鲁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汇报。展现了医院急危重症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当下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成效。
会议最后,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欣平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医院将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核心抓手,全力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原创性研发和国产化替代、诊疗技术创新和国产新药研制,加快培育和发展医学新质生产力,掌握健康产业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卫生健康领域竞争新优势。
大会除主论坛外,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同期还成立了6个分会,共举办了15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分论坛,邀请授课专家200余位,注册参会人数近1100人。会议内容涵盖急诊医学、门脉高压、神经创伤重症、心衰治疗、伤口造口护理、消化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脑血运重建、围术期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分级诊疗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骨科医工交叉融合、新质生产力以及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转化等多个领域。与会嘉宾与代表互动热烈,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大会以“融合·创新·转化·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医学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生物新材料、新药物、新设备、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疾病治疗和患者康复中的革命性变革。
山东省相关职能部门、学会协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药械企业负责人员等600余名各界同仁参加会议。
(来源:齐鲁医院)